当前位置:我要艺术文化网 >> 艺术

调的小城市杭侃说|博物馆的不变与变:致敬苏东海先生插画师

调的小城市杭侃说|博物馆的不变与变:致敬苏东海先生插画师

博物馆本身具有经典性,

对于今天的博物馆学来说,

亟需解决的问题依然在于,

如何理解和发掘经典的意义。

博物馆自身,

同时也处在社会变化的影响当中,

但是依然需要对博物馆的核心使命

有更清醒的认识。

苏东海先生,

是我国博物馆学的开创者,

在国外被称为“生态博物馆”之父,

还是博物馆协会目前唯一一位

“博物馆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他的学术造诣精深,

长期从事博物馆研究和业务实践,

为博物馆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8月16日,

苏东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享年94岁。

本期推出的是,

北京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发表于《博物院》2021年第4期上的文章:

博物馆的不变与变:致敬苏东海先生

苏东海先生画像

苏东海先生去世了,网上有很多悼念他的文章,其中曹兵武先生在2007年对苏先生的一个访谈被许多朋友转发,在访谈中苏先生反复强调博物馆在快速发展中不能迷失自我,苏先生强调:“还要回到‘博物馆是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回到‘什么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

苏先生说:“博物馆的核心是什么?是博物馆中的收藏,是遗产,即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博物馆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认为实现博物馆的价值与社会使命,还是要回到藏品、回到遗产这个问题。离开这个,博物馆就不是博物馆了。最近有博物馆在谈论应不应该收藏和展览复制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一种困惑甚至背离”。

通常认为,博物馆起源于托勒密·索托于公元前290年左右,在埃及亚历山里亚城创建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缪斯是主管艺术与科学的女神,博物馆的这一起源,暗喻着博物馆的收藏并非一般的物品,而是缪斯女神经过选择而加以青睐的物品。这样的选择使得博物馆的收藏具有经典性。

亚历山缪斯神庙

但是,博物馆收藏的经典性却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文化民主化浪潮中受到冲击,苏东海先生曾经写到,“二次战之后的社会主流是民主的时代、反思的时代。反思就是对人类历史进行重新思考,对战争、科技以及社会发展引起的生态问题等进行思考,历史热带来了遗产热,遗产热带来了文化热,文化、遗产都在通过民主向基层下沉、向众下沉。博物馆收藏的是历史的实物碎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不可能置之度外,博物馆的发展也需要转向。博物馆界内的派也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他们提倡博物馆要和环境融为一体,博物馆里的遗产要回到遗产地去,他们掀起了新博物馆动和生态博物馆动,博物馆要走进人的生活中,要为社会服务”。

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如本期尹凯文中所述: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陷入文化民主化的广泛危机之中。作为现代性的重要组成,博物馆自然也不例外,艺术家、社会学家纷纷站出来批判博物馆的经典模式和精英性。一些可称之为“新博物馆学先驱”的机构率先改变博物馆工作的优先次序,将联系民众、社会责任置于收藏与研究之上。

在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辨析。在我看来,博物馆的收藏依然需要保持经典性。所谓博物馆的“转向”“博物馆的经典模式和精英性”应该关注的并不是收藏品经典性的转向和下沉,而是人的变化。以经典为基础的博物馆的存在依然有其核心价值。现在,博物馆与学校、医院、寺观教堂一样,被视为人类创造的最和最成功的社会机构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博物馆这个机构才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吸引了来自世界140多个和地区的成员,这都说明了博物馆的生命力。所以,如果博物馆有其不变的分,我认为这就在于其收藏的经典性。博物馆的核心使命,是将这种经典性保护好、研究好、阐释好、传承好,让观众感悟经典的魅力。事实上不可能存在一个什么都收藏的机构。在笔者看来,所谓新博物馆动的许多做法,只是把博物馆的展示手法运用到相关领域,其对这些领域的探索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那不能称其为博物馆。现在新博物馆学的困境,正是出于对博物馆概念和核心使命认识的混淆。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将每年的5月18日

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确定相应的主题

图为2021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海报

当然,博物馆又有其变的分,其实博物馆从诞生至今其定位作用乃至形态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这种变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对于博物馆定义的历次修订。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了首个博物馆的定义,后来分别于1956年、1961年、1974年、1989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进行了多次修订。2007年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博物馆是作为社会公益机构而存在的,博物馆定义的这些变化,是社会的变化在博物馆实际工作中的反映。王思怡在本期的文章说:

在20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博物馆学理论家史蒂芬·威尔(Stephen Weil)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观点:“博物馆必须从‘为物而建’到‘为人而创’”。在展览设计的历史上,对空间的理解也发生过两次显著的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的先锋展览设计到20世纪60年代的“白立方”,21世纪又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沉浸式黑匣子(immersive black box)。展览“体验导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从“体验”而不是认知或社会的角度来探讨博物馆:观众不再是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与周围环境进行感官对话的行动者。博物馆不再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地点,而是一个收集不同形式的经验之所。

点击播放 GIF 0.0M

9月28日,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开展的

"公元前202:美学沉浸式艺术展"

在这里,同样有必要对一些观点进行辨析。博物馆存在的基础是它的收藏,博物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收藏的属性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接触藏品的人和阐释藏品的方式。如果对博物馆的核心使命没有清醒的认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博物馆学的必然会受到困扰。

2019年,国际博协第25届上试图再次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修订,修订建议稿是这样的:“博物馆是用来进行关于过去和未来思辨的对话的空间,具有民主性、包容性与多元性;博物馆承认并解决当前的冲突和挑战,为社会保管艺术品和标本,为子孙后代保护多样的记忆;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获取遗产的权利;博物馆并非为了营利,他们具有可参与性和透明度,与各种社区展开积极合作,通过共同收藏、保管、研究、阐释和展示,增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旨在为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全球平等和地球福祉做出贡献。”

博物馆事业目前发展的困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相关理念的混乱造成的。在我看来,博物馆不应该定位于“解决当前的冲突和挑战”,这种“自作多情”使我们对于博物馆的定位产生了混乱的认识;“与各种社区展开积极合作”是必要的和必须的,而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推行教育(当然,这种教育的理念和方式都可以是广义的),这种合作就是博物馆人顺应时代的变化应该做的工作;如果是“解决当前的冲突和挑战”,恐怕是博物馆所不能胜任的。博物馆可以通过观众间对“经典”的不同理解,去加强沟通,但不是直接参与社会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手段在当今博物馆中的运用,苏东海先生在访谈中说:

因为家讲要服务社会,提倡众化,但是我认为众化不等于庸俗化,现在已不仅是庸俗化的问题,甚至是低俗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科学性降低了。最近《自然博物馆通讯》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谈博物馆的科学危机问题。我们的博物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丢失了博物馆应有的科学精神,科技手段变成了娱乐观众的手段。博物馆应该明白,如果要娱乐观众,博物馆永远无法和迪士尼相比。

博物馆藏品的经典性,使博物馆的许多展品与观众之间有着时空的隔膜,如何消解这种隔膜,如何在学校的体系化教育之外发挥博物馆在构建公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效作用,本期周婧景、马梦媛《博物馆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初探:内涵、发展和未来》介绍了国外关于博物馆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有许多是值得博物馆界同行加以参考的。加强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学科的,是我们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亟需,苏东海先生指出:“目前博物馆界理论比较不受重视,家都希望看到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东西。这样,碰到一些发展中的难题,就缺乏成熟的思考和长远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苏先生在2007年指出的博物馆学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据官方统计的数据,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7天有4.15亿人次参观了博物馆,2016—2018年,每年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全国每年要举办将近三万个展览。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博物馆学的学科。王运良曾统计:“2016年至2020年获批立项的2万9千多个社科项目中,博物馆学获批10项,占比0.000345;这10个项目中,有7个是从考古学门类中申报。艺术学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项目中能成功申报博物馆学项目的,更是凤毛麟角。博物馆从业者如果能拿到一个博物馆学的社科项目,该是何其之艰!”

今天的博物馆界呈现出诸多令人欣喜的景象。其中之一便是在许多高校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博物馆学研究者,在博物馆学不同的分支领域开展了研究。我与他们的一些想法不一定一致,但是我很乐于看到这些在理论积淀和实践价值层面都让人备受启发的成果。他们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对博物馆变与不变的思考。感谢《博物院》组织了本期专题,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空间,鼓励更多的学者们围绕博物馆学发出更丰富的声音。

作者杭侃

文博山西杭侃专题文章

附文

关于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苏东海先生访谈

文/曹兵武

曹兵武: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馆舍、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您最近在思考什么问题?

苏东海: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很足,但是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博物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能迷失自我,还要回到“博物馆是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回到“什么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并给博物馆下定义的时候,是有很多争论的,最后是传统派胜利了,这样的结果是,博物馆越来越闭关自守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分裂出去了,不可移动文物和博物馆没有关系了。

苏东海先生

图源:文物刊文《苏东海:新博物馆研究的拓荒者》

但是二次战之后的社会主流是民主的时代、反思的时代。反思就是对人类历史进行重新思考,对战争、科技以及社会发展引起的生态问题等进行思考,历史热带来了遗产热,遗产热带来了文化热,文化、遗产都在通过民主向基层下沉、向众下沉。博物馆收藏的是历史的实物碎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不可能置之度外,博物馆的发展也需要转向。博物馆界内的派也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他们提倡博物馆要和环境融为一体,博物馆里的遗产要回到遗产地去,他们掀起了新博物馆动和生态博物馆动,博物馆要走进人的生活中,要为社会服务。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再次修改定义时,增加了博物馆非营利和服务社会发展两项内容,并且允许非博物馆界人士加入国际博协,就是一个很的变化。进入21世纪,我们更看到国际博物馆界和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快速合拢。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在修订博物馆定义,并在网络上向各界广泛征求意见,2001年和2005年国际博协两次发布计划,都提到要使国际博协成为“一个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方面令人尊重的声音”。国际博协最近通过的几个决议,都与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有关。这不仅是因为全球性的文化遗产热,同时也是因为文化遗产,即藏品,是博物馆的根本。

可以说,国际博物馆界发生了很的变化。文化遗产的概念在扩展、细化,越来越多样化,与之对应的博物馆不仅多样化,而且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但是在这个变化中,在千奇百怪的博物馆中,我们要寻找博物馆不变的东西,寻找什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物馆在这个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中不随波逐流,不会被异化。现在就看到有博物馆向展览会、博览会方向异化的倾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普遍边缘化了,临时展览反宾为主,成为更受重视的东西。我曾经谈到博物馆竞争力下降的问题,这是很多严肃的文化艺术产品共同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因为它重要的核心性的东西被异化了。对这种现象存在不同的意见,因为家讲要服务社会,提倡众化,但是我认为众化不等于庸俗化,现在已不仅是庸俗化的问题,甚至是低俗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科学性降低了。最近《自然博物馆通讯》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谈博物馆的科学危机问题。我们的博物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丢失了博物馆应有的科学精神,科技手段变成了娱乐观众的手段。博物馆应该明白,如果要娱乐观众,博物馆永远无法和迪斯尼相比。国际博协高斯说,博物馆适当地增加一些辅助性的娱乐就是给科普包上一层糖衣,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糖衣药丸。博物馆提倡服务社会、服务观众,但是不能走低俗化的路子,2005年美国通过《反低俗法案》,低俗是众化、市场化相伴随的一种文化病,健康的社会和文化就要和它作斗争。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博物馆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

曹兵武:新博物馆学包括生态博物馆运动,都是要扩展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构筑一种与社会、社区的新型关系,我们的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否符合这一潮流?

苏东海:这使我想起博物馆的生存问题。谈这个问题我们要抓住博物馆的特征,在这头一个特征就是,我们的博物馆是引进来的东西。西方博物馆是自发的,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自己创造和生长出来的,我们引进博物馆这个东西,就要考虑到国情问题。我们的博物馆价值的客体是社会众,包括领导。博物馆要生存、发挥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就应该统一起来,但是我们博物馆的客体——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博物馆的这些特征。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总起来说是缺乏科学与艺术的精神的。古代文化底蕴很厚,但是主要是社会和政治理论,没有科学和艺术的众传统。五四运动要引进科学和民主,至今不能说是非常成功。我们整个社会有一段时间甚至是反科学、反智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因此,博物馆要让公众接受,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从西方引进的东西很多,有些东西容易被接受一些,比如公园,一般人都能够看到公园的好处,都能够喜欢公园,博物馆就不同了。众素质和社会发展还没有到需要普遍参观博物馆的阶段,即便博物馆免费了,把观众忽悠来了,他也不会认真看,造成博物馆资源和观众时间的浪费。博物馆藏品的科学与艺术价值需要一整套的体制与文化背景来挖掘与传播。最近很多媒体批评博物馆管理经营不善,门前冷落车马稀,我只看到一篇文章为博物馆人说话,讲这不能全怪博物馆,也有观众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就我自己来说,一些国际朋友也将我归为新博物馆学派,但我自认是个两面派。我认为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东西,西方的东西,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要探索自己的道路。

《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三)

文物出版社出版

曹兵武:前边您说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很足,看来动力主要是来自门,博物馆事业在的真正发展,还要上下贯通,内外结合,博物馆热要从门下沉到行业自觉,下沉到广群众,包括开展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环境再造。

苏东海:对,发展博物馆事业不是简单地把新馆盖起来,免票让观众进来参观就可以了。观众到博物馆来看什么?最近世纪坛世界艺术博物馆引进了几文明展,引进了印象派莫纳等绘画原作的画展,结果很少有人去参观,因为对于不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观众,他当然不愿花钱去参观这样的展览。我们现在更多的观众到博物馆里只能是看稀奇而不是认知与体验。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博物馆缺乏观众,另一方面现在全世界都有博物馆展览的娱乐化倾向,都有博物馆参观质量降低的严峻问题。众旅游也改变了博物馆的生存环境,媒体报道法国卢浮宫一年观众达到七百万人,和故宫观众差不多了,这让人怎么参观啊?好的博物馆和展览也存在参观环境、参观质量的下降问题。

因此,对于博物馆热,我们不能光看热闹,要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主体——博物馆人要保持清醒。从西方引进的博物馆要和的国情接轨,门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愿望要和众接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人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看来,博物馆定义修改永远不能概括博物馆发展的一切,关键是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应该加强,为解决博物馆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

我们对西方博物馆了解本来就不太透彻,近年开始有些翻译介绍的东西,但往往较多地集中于博物馆的管理、营销、展览设计等等方面。有一本《博物馆体验》的书,我曾经向有关方面推荐翻译,没有被采纳,结果在台湾翻译出版了。奥地利博物馆学家弗德利希·瓦达荷西博士的《博物馆学》(两卷本),风行于德语世界,也让台湾抢译出来,出版发行了。尽管有了中译本,但在要看到也并不容易。目前博物馆界理论比较不受重视,家都希望看到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东西。这样,碰到一些发展中的难题,就缺乏成熟的思考和长远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文物的消亡原理和博物馆收藏保护的关系,收藏热与博物馆的关系,新农村和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等等,都是事关博物馆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是理论问题,这些我都写过文章。

因此,无论是引进外国的还是我们自己研究博物馆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国情,要了解博物馆自身的特点。新农村为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是因为农村文化本来就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农村文化又是丰富多样的,社会的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提升农村文化与生活的质量。西方已经进入逆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开始复兴农村文化,而我们正在加速城市化。因此,在正确的新农村中,博物馆一定可以发挥作用。博物馆的核心是什么?是博物馆中的收藏,是遗产,即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博物馆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认为实现博物馆的价值与社会使命,还是要回到藏品、回到遗产这个问题。离开这个,博物馆就不是博物馆了。最近有博物馆在谈论应不应该收藏和展览复制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一种困惑甚至背离。什么是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物证就是如果就历史问题打官司,可以拿出来作为法庭或者逻辑上的证据的东西。博物馆的核心就是博物馆中的遗产,博物馆的使命就是让这些遗产的价值发扬光。在这个前提下,才是博物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问题。博物馆的方式与技术手段是围绕博物馆藏品来实现博物馆的价值与社会使命的工具。

《苏东海思想自传》2016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BY|博物院杂志

文|杭侃 曹兵武图|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山西古代壁画

|眩晕的山西古琉璃|《》与山西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魏文侯之叹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

标签:博物馆 杭侃 苏东海 国际博物馆协会



IT百科:

diy主机怎么加wifi 苹果11手机电池怎么修复 华为怎么超越苹果手机


网者头条:

佳能插卡相机怎么用的啊 为什么最近快递都是圆通 红包和钱的照片怎么拍 怎么拍出饮料拍照


王哲博客:百度网盘虚拟主机打不开 seo入门seo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