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要艺术文化网 >> 读书

才当九品官若要利己,必先利他、利公、利天下。唐朝诗

才当九品官若要利己,必先利他、利公、利天下。唐朝诗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不作一书生。”这首诗表达了杨炯对军营生活的向往,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从军报国的热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可是写诗归写诗,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杨炯一生却没有当过兵,一站式传统文化学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郭文斌先生通过上一堂课的讲解告诉我们:只有“活在现场”,9岁时通过考试获得了神童的称号,才能使我们不走神,20岁科举及第当上了校书郎。校书郎就是当时的图书馆管理员,才能让我们的生命能量长久处在饱满的状态。那么怎么做才能不走神呢?

郭先生告诉我们,是一份很多学生都羡慕的工作。而那个写下“前不见古人,就是不起私心杂念,后不见来者,常存利他之想和全心全意为服务之心。那么又要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答案是要养成《弟子规》所叙“事虽小,念天地之悠悠,勿擅为”“物虽小,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勿私藏”等良好惯,尤其是要从小养成这些良好惯。根据人的自然属性,从小养成的惯会保持一生。因此无论中外,都非常重视养成教育,都从幼儿抓起,这也正是《弟子规》被选为童蒙养正重要读本的原因。

《弟子规》113件事正是养成教育的金玉良策。那么,养成利他、利公、利天下之心并最终形成惯,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郭文斌老师:

我们在做《记住乡愁》的时候,拍到了被朱元璋封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我们看到这个家族,宋、元、明时代为输送了县长级以上的人才、臣170多位,但是没有一位贪赃枉法。厉害不厉害啊!170多位县官以上的臣,他们这个家族怎么做到的呢?他们曾经有15世,一个家族同居同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人都私藏财物能做到吗?做不到。他们到了鼎盛时期,三千多人这样的一个家族,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如果每一个人都私藏财物,能做到吗?做不到。像这样的一家同居同食,在他们这个家族里面,延续了多长时间呢?15世。就可以想象当年这些家族,把《弟子规》落实到什么程度?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弟子规》,但是有《弟子规》的精神。我们说,我们讲《弟子规》,是讲《弟子规》的精神。他们家的168条家训,后来被宋濂带到了南京,直接成为明朝的典章制度的一个雏形。就是说把一个家规改造之后就是制度,你就可以想象当年人们的家道、家风、家训完善到什么程度?我看了一下那些家训,跟《弟子规》可以说一脉相承,它的精神非常吻合,但是可操作性,《弟子规》更完善。因为《弟子规》它来自于《论语》,它又经过朱熹、李毓秀、贾存仁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在生活中完善,所以由此我们对《弟子规》更加有信心。

这是我们给各位汇报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特别强调要从“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两句用功。我们现在看到在今天社会,为什么诚信危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养成教育在“物虽小,勿私藏”这一块和在“事虽小,勿擅为”这一块没有完成。人们从小已经养成了一种占便宜的惯,那么诚信危机就发生了,所以这一句至为重要。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在个人层面,它是我们保持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家道的方面,它是让一个家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保持生命力的一个途径。上升到,上升到,上升到人类,它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和谐力、力、生命力。关于“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在《寻找安详》和《醒来》,包括《到底说什么》这几本书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案例。

接下来呢,我们给家汇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后面的内容,那就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爱我,孝何难”,就是说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特别好,尽孝道就容易,但是如果亲人对我们不够好,我们对亲人还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去爱,那就不容易了。这一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它就要我们把对老人的爱,要转向对老人的爱和孝的质量。怎么样质量呢?当然是“亲憎我”的时候,我们爱老人,那就质量更高。按照古人的说法,这叫作以德报怨,就是说亲人对我们不好,我们还对他好。这就是以德报怨。

怎么理解以德报怨呢?我讲一个《记住乡愁》里面的案例。比如说在四川有个德胜村,两个小伙子发生口角,一个不小心把另一个小伙子眼睛给打瞎了,肇事者因为恐惧就逃逸。没想到这一位受伤的人,我记得他叫祁永兵,人家不但没有仇恨,而是帮着这个逃逸的这个小伙子的妈妈去种庄稼,因为孩子跑了就剩下妈妈了。这个逃逸在外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很惭愧,也很感动,在外面好好做人,拼命地赚钱,后来回到村上,一方面报答这个祁家,一方面为村上修桥补路,做心理补偿。《记住乡愁》拍下了两家人和好的非常感人的画面。

后来《记住乡愁》在举行《记住乡愁》晚会的时候,把这个祁永兵就请到了演播室,我就见到了他,他带着他的爸爸,也是第一次来北京。我就问他,我说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人家把你的眼睛都打瞎啦,你当时也正是谈婚论嫁找媳妇的时候,这眼睛瞎了,你不恨他吗?他说:“如果我恨他,他不快乐,我也不快乐;我现在不恨他了,他快乐,我也快乐。”让我很震惊。他接着讲,“又不是他故意把我眼睛打瞎的。”这样的回答让我很震憾。我就在想,如果有人把我的眼睛打瞎了,我能不能做到像他这么淡定?能不能做到像他这样“以德报怨”?不但不恨,还帮人家的妈妈去种庄稼。我就很感动,我把钱包掏出来,尽其所有,钱包里那些钱我全给他,我说:“你就带着你爸爸转一转天安门吧”,表达一份敬仰,没想到他根本不要。他说:“郭老师,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书给我签一本,签两本”,我就给他一本《寻找安详》,一本《农历》。这样的一个人让我感觉到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我感觉到需要仰望。他的内心是那么强,是那么淡定,就是他的一只眼睛瞎了,但是没有影响他内心的那一份美丽。

我们提出来要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美丽的。怎么样才能美丽呢?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像祁永兵这样美丽了,我们整个地才能美丽。在那一刻,我觉得他的内心无比美丽,他的一个眼睛确实瞎了,但是一点都没影响他在我心中的那种美好,这就是“以德报怨”。对应在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也看到舜当年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典范。当年,舜他的父母和他的弟弟设计了许多圈套,准备置他于死地,让他修粮仓,把火从下面点着;让他去掘井,把土从上面填下去,而舜靠他的智慧都活了下来。但是舜展现给我们的是:父母越陷害,弟弟越陷害,他越爱他们,越孝敬他们,越对他们给予悌道,舜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就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所以孔子赞叹舜。《中庸》里面讲,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德为圣人,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么一个人。

主持人:

上一节,郭文斌先生通过几个真实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养成利他之心和全心全意为服务之思想,并成为我们的行为惯,不但能让我们在“利他”和为服务中,体会到帮助他人、利益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最后也终将得到“利己”的回报。只是这个“利己”不是自己用“私心贪念”巧取实现的,而是在“我为人人”的先决条件下,得到的“人人为我”的圆满回报。换言之,若要利己,必先利他、利公、利天下。因此,“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勿私藏”是做人的起码底线,如果突破这跟底线,就会导致“苟擅为,子道亏”“苟私藏,亲心伤”。

当“利他”之心和“全心全意为服务”之思想成为行为惯,并上升为行为自觉时,那就是“德”了。一个有德之人是绝不会容忍自己“德有伤,贻亲羞”的,而当养成了“利他”和“全心全意为服务”的道德之后,我们就会在“利他”和“全心全意为服务”中体会到无穷的快乐并乐此不疲地将“为服务”进行到底。

本文节选自《郭文斌解读》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标签:弟子规 大舜 祁永兵 孝方贤



IT百科:

linux免密钥危险吗 家里安装路由器怎么停用 路由器和交换机怎么放


网者头条:

古董发夹推荐哪款好一点 唐拴怀字画多少钱一平 翡翠怎么喷砂教程 玉石怎么才会润亮呢


王哲博客:抖音月付哪个平台利息低 seo网站优化服务有哪些